信息索引号 | 738424192/2021-80835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经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经信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发布时间 | 2021-06-17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政策原文 | 点击率 |
|
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转变,我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今日起区经信局向富阳广大市民公开征求意见。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于2021年7月19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至fyjxmcf@163.com,或者到富春街道鹳山路18号区经信局产业数字化推进科直接提交,咨询电话:63102899。区经信局将有专人负责统一归纳梳理,并将其中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政策中。
杭州市富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17日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 富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
“未来工厂”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机关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市委发﹝2021﹞4号),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转变,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围绕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深化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以制造方式创新、企业形态重构、要素资源重组为重点推进制造数字化改造,培育建设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的“未来工厂”,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努力将富阳区打造成为杭州市高新制造业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聚焦“1+5+X”主攻产业,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做优做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将富阳建设成为全市“未来工厂”示范区,制造业发展质效在全省领先。
----做优做强“未来工厂” 。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以上“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20家以上(全市150家),培育“数字化车间”120个以上(全市1000家),引导申报一批云端工厂。
----构建新型产业空间。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高能级“样板园区”“赋能工场”3个以上(全市20个),高标准“智造工场”5个以上(全市30个)。
----实现制造业高质效。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左右,亩均增加值年均增幅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100%,用地3亩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5%。
----打造转型赋能体系。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以上,培育招引数字工程服务商25家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广应用六大“新场景”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综合应用,重点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持续深化制造业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六大“新场景”应用,推动富阳制造向“智造”提升,建设现代化工厂。
(二)培育建设五类“未来工厂”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把握未来产业和业务模式发展趋势,以改革为动力,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为切入口,着眼组织型制造新模式、智能化制造新方向,深入实施“百千万”、组织型制造推进、产业链再造提升、全球订单引流、数字化转型、金融畅通供给等行动,加快平台型“聚能工厂”、冠军型“链主工厂”、示范型“智能工厂”、效率型“数字化车间”和轻量化“云端工厂”等五类“未来工厂”建设。
(三)加快打造三类“新空间”
实施制造空间焕新行动,进一步加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富春湾新城、滨富特别合作区整合提升、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产业平台(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加快打造与各类“未来工厂”相适应的三类“新空间”。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优质企业集聚、高端要素集成的创新型、数字化、绿色化的高能级“样板园区”;培育一批亩均产出6000万元以上,主体活跃、空间集约、业态创新的高能级“赋能工厂”;培育一批面向生产制造业类小微企业园、特色小镇和乡镇工业集聚区,亩均产出达1200万元以上,实现园区运用管理规范化、数字化的高标准“智造工场”。
三、专项政策
(一)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诊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中小企业、项目库企业、块状经济开展企业或者行业的专家诊断。鼓励入库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制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按《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数字化改造的给予规划设计费用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为主体建设分行业产业大脑。
(二)鼓励企业加大对机器人的投入。对企业购置符合GB/T12643-2013标准的工业机器人,按机器人购置款的1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三)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单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设备、软件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机器换人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进行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单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设备、软件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工厂物联网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进行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
(四)鼓励企业开展五类“未来工厂”创建。经推荐,被认定为市级 “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在项目投资资助外,分别给予不超过500万元、200万元、8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被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补助资金均按进档差额执行。新建工业项目被认为市级 “未来工厂”(不含云端工厂)的,单个项目补助标准在本区“新制造业计划”3%、8%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五)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开展制造模式创新。对获得国家、省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项目以及信息化各类示范试点企业(项目)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均按进档差额执行。
(六)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智能化改造。被评定为省级、市级上云标杆企业的,每家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晋级予以差额补助;对企业通过“一键上云”应用场景购买上云产品的补助500元/家;鼓励小微工业企业利用经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实施云上创新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首次通过“一键上云”应用场景等渠道购买的云计算、云存储、云应用等相关云服务的,给予购买支付金额的50%补助,补助最高2万元。
(七)支持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培育。对在我区注册纳税的数字工程服务商,服务我区企业数字化改造技术咨询、设备制作、项目实施、维护服务等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按收入的5%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强化数字化改造项目要素保障。加大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的政策性担保支持,将认定为数字化改造项目的企业及数字工程服务商列为政策性担保服务对象,按1.0%的担保费执行。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无抵押的信用担保,原则上担保限额不超过50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强化对“未来工厂”建设的统一领导,把“未来工厂”创建纳入对部门、平台、乡镇(街道)的专项考核,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区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氛围。
(二)加大资金支持
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足额保障专项支持政策落地。鼓励银行开发针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相关信贷产品,开设项目融资“绿色通道”,对数字化改造项目优先给予扶持,积极引导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数字化改造项目、数字工程服务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为优质项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三)强化人才培养
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培育力度,多形式开展“未来工厂”建设专题培训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加强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实用型人才。鼓励企业设立副总级以上首席信息官。力争每年培训规上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100人以上。
(四)加强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示范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改造路径明确、效果明显的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做法,利用广播、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新型媒体进行全员的宣贯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2021年 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原《富阳区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实施意见(2019-2021年)》(富政办〔2019〕20号)废止执行。由区经信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索引号
738424192/2021-80835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经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经信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6-17 16:02:38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点击率
统一编号
关于公开征集《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 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转变,我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今日起区经信局向富阳广大市民公开征求意见。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于2021年7月19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至fyjxmcf@163.com,或者到富春街道鹳山路18号区经信局产业数字化推进科直接提交,咨询电话:63102899。区经信局将有专人负责统一归纳梳理,并将其中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政策中。
杭州市富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17日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 富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
“未来工厂”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级机关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市委发﹝2021﹞4号),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转变,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围绕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深化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以制造方式创新、企业形态重构、要素资源重组为重点推进制造数字化改造,培育建设加快富阳产业新动能立起来的“未来工厂”,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努力将富阳区打造成为杭州市高新制造业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聚焦“1+5+X”主攻产业,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做优做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将富阳建设成为全市“未来工厂”示范区,制造业发展质效在全省领先。
----做优做强“未来工厂” 。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以上“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20家以上(全市150家),培育“数字化车间”120个以上(全市1000家),引导申报一批云端工厂。
----构建新型产业空间。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高能级“样板园区”“赋能工场”3个以上(全市20个),高标准“智造工场”5个以上(全市30个)。
----实现制造业高质效。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左右,亩均增加值年均增幅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100%,用地3亩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5%。
----打造转型赋能体系。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以上,培育招引数字工程服务商25家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广应用六大“新场景”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综合应用,重点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持续深化制造业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六大“新场景”应用,推动富阳制造向“智造”提升,建设现代化工厂。
(二)培育建设五类“未来工厂”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把握未来产业和业务模式发展趋势,以改革为动力,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为切入口,着眼组织型制造新模式、智能化制造新方向,深入实施“百千万”、组织型制造推进、产业链再造提升、全球订单引流、数字化转型、金融畅通供给等行动,加快平台型“聚能工厂”、冠军型“链主工厂”、示范型“智能工厂”、效率型“数字化车间”和轻量化“云端工厂”等五类“未来工厂”建设。
(三)加快打造三类“新空间”
实施制造空间焕新行动,进一步加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富春湾新城、滨富特别合作区整合提升、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产业平台(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加快打造与各类“未来工厂”相适应的三类“新空间”。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优质企业集聚、高端要素集成的创新型、数字化、绿色化的高能级“样板园区”;培育一批亩均产出6000万元以上,主体活跃、空间集约、业态创新的高能级“赋能工厂”;培育一批面向生产制造业类小微企业园、特色小镇和乡镇工业集聚区,亩均产出达1200万元以上,实现园区运用管理规范化、数字化的高标准“智造工场”。
三、专项政策
(一)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诊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中小企业、项目库企业、块状经济开展企业或者行业的专家诊断。鼓励入库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制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按《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数字化改造的给予规划设计费用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为主体建设分行业产业大脑。
(二)鼓励企业加大对机器人的投入。对企业购置符合GB/T12643-2013标准的工业机器人,按机器人购置款的1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三)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单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设备、软件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机器换人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进行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单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设备、软件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工厂物联网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进行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
(四)鼓励企业开展五类“未来工厂”创建。经推荐,被认定为市级 “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在项目投资资助外,分别给予不超过500万元、200万元、8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被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补助资金均按进档差额执行。新建工业项目被认为市级 “未来工厂”(不含云端工厂)的,单个项目补助标准在本区“新制造业计划”3%、8%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五)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开展制造模式创新。对获得国家、省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项目以及信息化各类示范试点企业(项目)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均按进档差额执行。
(六)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智能化改造。被评定为省级、市级上云标杆企业的,每家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晋级予以差额补助;对企业通过“一键上云”应用场景购买上云产品的补助500元/家;鼓励小微工业企业利用经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实施云上创新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首次通过“一键上云”应用场景等渠道购买的云计算、云存储、云应用等相关云服务的,给予购买支付金额的50%补助,补助最高2万元。
(七)支持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培育。对在我区注册纳税的数字工程服务商,服务我区企业数字化改造技术咨询、设备制作、项目实施、维护服务等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按收入的5%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强化数字化改造项目要素保障。加大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的政策性担保支持,将认定为数字化改造项目的企业及数字工程服务商列为政策性担保服务对象,按1.0%的担保费执行。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无抵押的信用担保,原则上担保限额不超过50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强化对“未来工厂”建设的统一领导,把“未来工厂”创建纳入对部门、平台、乡镇(街道)的专项考核,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区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氛围。
(二)加大资金支持
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足额保障专项支持政策落地。鼓励银行开发针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相关信贷产品,开设项目融资“绿色通道”,对数字化改造项目优先给予扶持,积极引导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数字化改造项目、数字工程服务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为优质项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三)强化人才培养
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培育力度,多形式开展“未来工厂”建设专题培训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加强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实用型人才。鼓励企业设立副总级以上首席信息官。力争每年培训规上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100人以上。
(四)加强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示范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改造路径明确、效果明显的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做法,利用广播、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新型媒体进行全员的宣贯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2021年 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原《富阳区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实施意见(2019-2021年)》(富政办〔2019〕20号)废止执行。由区经信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